關于開展黑龍江省第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工作的通知

時間:2010-06-04作者:文章來源:外語系浏覽:1396

預申報教師請在6月8日之前将申報材料交至外語系綜合辦!

各有關單位:
全省第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現已啟動。自2010年6月2日起,我校開始組織、受理成果申報。現将評獎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果申報範圍�
本屆評獎,申報成果的時限為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以第一版印刷時間為準)。在此時限内,凡我校人員公開出版、發表的社會科學成果和雖未公開出版、發表,但已被決策機構或實際部門采納,并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應用研究成果,如課題研究、咨詢方案、對策研究等,均可申報參評。立項課題研究成果,以結題驗收時間為準,個人結題未經驗收的不能參評。
對于時限之外的成果,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至2007年以前的成果,符合以下條件的也可申報:
①在全省曆屆社會科學評獎中,從未獲獎的作者,申報等級不限。
②作者雖然已獲過獎勵,但從未獲得二等以上的高等級獎勵。其某項成果由于當時客觀條件限制,價值尚未表現出來,後來經過實踐檢驗确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隻要有充足的佐證材料,允許重新申報該項成果,進行再評價。這類成果必須達到二等獎以上的等級标準,才能申報;評選時隻有評入二等以上的等級,方能有效。
時限之外成果的申報者,要在《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申報表》的“備注”欄中注明屬于這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
二、成果申報類别
1. 成果分類
參評成果分成五類:
①專著類。
②編著、譯著類(包括工具書、教材、科普讀物、古籍整理、音像作品等)。
③論文類。
④研究報告類(包括課題研究、實驗報告、咨詢方案、對策性研究等已發表或未公開發表的已被決策機構或實際部門采納的應用性研究成果)。
⑤青年類。 每類成果下設七個學科類别:馬列黨建,經濟、管理學,哲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文、史、語言學,教育學,其他。
2. 青年類成果
青年類成果是指年齡在35周歲(含35周歲)以下的青年作者獨立或多位青年作者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即1972年1月1日以後出生,并于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出版、發表社科成果時年齡不超過35周歲者申報的成果(研究報告類作者年齡可放寬至39周歲)。申報青年類成果的作者按照成果所屬的學科申報。青年類與其他類不可重複申報。申報青年獎的作者在申報成果時,必須出示本人及合作者身份證原件,并附身份證複印件。。
3. 特别學術貢獻獎
其對象是曾獲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一等獎(含特等獎)二次及以上的,年齡為55周歲以上的省内著名專家學者申報的成果,每屆評一項。符合該項條件的申報者隻可申報該獎項。特别學術貢獻獎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委員會直接評選,按特等獎給予獎勵,與特等獎具有同等社會效力。
4. 榮譽獎
其對象是省級領導申報的科研成果。榮譽獎直接向省評委會辦公室申報,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委員會直接評選,給予一定獎勵。
三、成果申報要求�
1. 每名作者隻允許申報一項成果。
2. 兩人以上合作的成果,不能以個人名義申報,應以集體名義由合作成果的主編(多主編的由第一主編)或第一作者具名申報,具名時注明“×××等”字樣。如果主編或第一作者自己另外單獨申報了成果或無意參評,可由該主編或第一作者出示讓權申報的證明,由第二主編(多主編的)、或第一副主編、或第二作者代表申報。如果合作成果的主編或第一作者身居國外或調離我省,可由第二主編(多主編的)、或第一副主編、或第二作者代表申報。�
3. 成果以單位為作者的,署單位名申報。
4. 合作成果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成果的整體著作權。
(1)我省作者與省外、國外作者合作的成果,主編在我省(多主編的應是第一主編),或我省作者完成的成果寫作任務占50%以上的,可以申報參評。評選時,隻評我省作者完成的部分;獎勵時,隻獎勵我省的作者。成果中未注明我省作者所完成的部分,不能參評(包括每一分冊主編不同的)。
(2)多人合作的同一主編、同一學科的系列叢書,每一分冊主編相同的,如果整體參評,不再允許分割參評;如果分割參評,不再允許整體參評。每一分冊主編不同的,不能整體參評。不屬于同一主編、同一學科的系列叢書不能整體參評。�
(3)多人文章編輯而成的論文集,不能整體申報,隻允許其中的某一篇文章在論文類中單獨申報。�
5. 出自一人之手的論文集,如論述同一課題的或堅持同一領域同一研究方向的,可按專著申報;否則隻可取其中一篇在論文類中申報。�
6. 著作中的一章一節不可單獨參評,論文中的一部分也不可以單獨參評。
7. 用外文發表的文章,要譯成漢文附上,方可申報。
8. 省外、國外的作者研究我省問題的成果,以及從我省調出的作者在調出之前發表的成果允許申報參評。�
9. 作者身份不明的,不得申報參評。
10. 成果的作者死亡,申報權屬于其繼承人。�
四、成果申報材料
1.紙質材料:
(1)《申報表》(附件1)紙質1份;
(2)成果主件紙質一式2份,其中無匿名成果原件1份,匿名原件或複印件1份;
(3)佐證材料紙質一式2份,無匿名原件或複印件1份,匿名複印件1份,作者申報時,必須持佐證材料原件,經驗證後方可取回。提供的佐證材料複印件必須完整(包括封面、目錄、版權頁、正文等)。
2.電子材料:
(1)《申報表》、成果及佐證材料電子格式各1份,參評成果電子材料隻受理三種文件格式,即doc、jpg、wmv。(文件類型為doc的為Word文檔,可用Office Word軟件打開;jpg為圖片文檔,可用任何一種圖片察看軟件查看;wmv為視頻文件,可用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器在線查看。)電子材料除申報表外,均需匿名。匿名處理包括封面、目錄、版權頁、封底、書脊、前言、後記、正文、引文、參考文獻、評價、證明等凡是出現作者姓名、照片、單位等能反映作者身份的地方。
申報成果原件及佐證材料,無論評上與否,不予退還。
五、成果申報辦法
1.作者将申報材料報送到本院系科技辦公室,由各科技辦公室統一報送科技處知識産權辦公室。
2.科技處知識産權辦公室經過初審,蓋章後向成果所屬領域的學會進行統一申報。
3.申報成果的作者要寫清申報的等級,并按等向評獎學會繳納申報費(由科技處知識産權辦公室代為收取,統一上繳)。申報費是申報作者必須繳納的評獎活動費,主要用于初評活動(包括專家評審費、誤餐費、評獎工作人員勞務補貼等)。無論申報成果評上與否,所交申報費不予退還。申報費的标準是:特等獎:200元;特别學術貢獻獎、一等獎、二等獎:100元;三等獎、佳作獎:50元。對申報青年類獎項的不收取申報費。
六、申報截止時間及報送地址
2010年6月9日前報送至科技處學術成果與知識産權辦公室。
聯 系 人:陸珍珍
聯系電話:82519745
科技處
2010年6月3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