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系教師教案和講稿編寫規定

時間:2010-09-28作者:文章來源:外語系浏覽:1928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任課教師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執行教學大綱的要求,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進一步規範教案和講稿的編寫,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教案編寫應明确的幾個概念

1、培養計劃

培養計劃是指導教學運行的法規性文件,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标的重要保證,是組織教學的基本依據。

2、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培養計劃,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提綱挈領地叙述有關教學内容的綱領性文件。

3、授課計劃

授課計劃是由任課教師編寫,經課程組集體研究确定。主要通過對學生基本情況的簡要分析以及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和要求,教學指導思想,教學改革措施等,确定課序、教學目的、教學周次和教學時數、課内外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及教學參考資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選用等,形成任課教師的教學進度表。

4、教案

教案是為實現教學大綱的具體細化而精心設計的授課框架,是任課教師為實施課堂教學而做出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方案。其作用是導向、規劃和組織課堂教學,并且起到三個附帶作用:一是備忘錄作用。由文字載體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時提取或查閱;二是資料庫作用。從長遠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任課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得的珍貴材料,以及自身的經驗與心得,經過長期積累自然形成一座資料寶庫;三是課題源作用。教案中列舉的豐富案例、精心思索的問題、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體會等往往成為任課教師選擇研究課題的源泉。

5、講稿

講稿是豐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體要求并實現教學設想的實質内容和書面台詞,是根據教學内容對教案的具體化。講稿與教案不同之處在于:

1)講稿所承載的是知識信息,教案所承載的是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信息。

2)講稿的思路形成由教學過程的知識邏輯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由教學過程的管理邏輯支配。

3)在内容上,講稿涉及的是知識性項目,教案涉及的是組織性項目。

4)在表現形式上,講稿篇幅較長,教案則是按一定格式要求填寫内容,字數在幾百字或千餘字即可。

6、授課形式

課堂教學授課形式主要為任課教師講授、課堂讨論、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習題課、實驗課、課堂測試等。

第二條  教案設計基本要素

教學設計,是指為了實現一定階段預期的課程目标,運用系統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的規劃和安排。教案應具備以下基本要素:

1、教學目的:教案中應考慮“課程目标”和“課堂教學目标”,即學生通過整個課程或某一堂課的學習,預期達到的效果,而不是任課教師的教學計劃。

2、教學内容:是指通過對教學大綱、教材和主要參考資料的分析,确定課程教學或課堂教學知識信息的總和及其重點、難點。

3、教學方法:是任課教師把自己的學識傳授給學生的手段。在教學中,任課教師不應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主動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和方法。

4、教學過程:是任課根據教學目的進行教學内容、教學方法、輔助手段(教具及現代教學手段)、師生互動、學時安排、闆書設計、作業布置等的設計或選擇。教學過程是整個教案的主體部分,既要體現教學活動的邏輯程序,又要劃分出若幹環節或步驟,并考慮到時間分配、具體方法的應用,相互間的銜接、過渡,以及教學過程與闆書的協調等等。教學過程應充分反應任課教師教學設計思想,體現任課教師的教學經驗和風格。課堂小結是任課教師對本次教學内容、要求等進行總結,以理清講課脈絡,提示和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或注意點。

5、總結分析:是任課教師對課程教學中知識的科學性和完整性,某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學方法的應用,師生互動的設計,教學效果等課堂教學過程情況的總結與分析,為以後的教學提供經驗和素材。

第三條  教案設計

撰寫教案首先要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弄清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各章節的具體要求,了解教材體系和基本内容、結構、重點章節以及各章節的重點、難點。其次,任課教師要注意廣泛閱讀本專業的專著、學術雜志、學術網站等資料,了解本學科、本專業發展的最新動向,對教材有關内容作必要的補充。最後,任課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并結合講授内容安排和設計課堂教學方案,最終表現在書面上就形成了對課堂講授内容和課堂結構進行設計的教案。編寫教案要在備好大綱、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教學設計思想,處理好教什麼和學什麼,如何教和如何學,教的怎樣和學的怎樣,即目标、策略、評價三方面問題。

每門課程的教案應包括三個層面的設計:

1、包括課程内容、教學基本要求、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的設計,主要解決本門課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

2、包括章節内容、教學方法、要求設計,以解決各章節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

3、包括一次課的内容、教學方法、要求等的設計,以解決一次課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一次課的教案内容原則上應包括本次課程的教學目的、教材分析、教學過程、教學分析等方面。其中,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活動圍繞的中心和力求達到的目标;教材分析則要求找出本次課的重點、難點,并确定突出重點、克服難點,抓住關鍵的方案;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體,要按導入新課、講授、課堂小結與課後鞏固四個方面詳細設計;教學分析是教案執行情況的經驗總結,目的在于改進和調整教案,為下一輪講授設計更好的教學方案。

第四條  教案編寫的格式

1、教案總體要求。

1)教案首頁基本内容一般包括:課程名稱、課程代碼、學分、總學時、課程類别、授課任課教師、授課專業和授課班級等。

2)教案可大可小,或詳或略。教案撰寫一般以一次課堂教學(2學時)為單元。首先以章為單位編寫教案,然後再按每一章中各節的教學内容和學時分配編寫每一課時單元的授課教案。

2、每章教案編寫的具體内容

1)本章的教學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節教學内容(列出節名)及學時分配;

3)本章教學内容的重點和難點;

4)本章教學内容的深化和拓寬;

5)本章教學方式(手段),包括:教具、圖表、幻燈片、投影儀、錄像、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的使用;

6)本章的主要參考資料;

7)本章的思考題和習題等。

3、每一課時單元授課教案編寫的具體内容

1)本次課程的教學内容(具體到知識點)

2)本次課程的教學方式(手段)

3)本次課程的師生活動設計;

4)本次課程的闆書設計;

5)各教學步驟的時間分配;

    (6)本次課程的作業布置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