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适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特制訂《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作為各高等學校組織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
鑒于全國高等學校的教學資源、學生入學水平以及所面臨的社會需求等不盡相同,各高等學校應參照《課程要求》,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系統、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導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
一、教學性質和目标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内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标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别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适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二、教學要求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各高校之間情況差異較大,大學英語教學應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适應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要。
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這是我國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經過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與實踐應當選擇達到的标準。一般要求是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為有條件的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類型和人才培養目标所選擇的标準而推薦的。各高等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确定教學目标,并創造條件,使那些英語起點水平較高、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夠達到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三個層次的英語能力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
1.聽力理解能力:能聽懂英語授課,能聽懂日常英語談話和一般性題材的講座,能聽懂語速較慢(每分鐘130 ~150詞)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運用基本的聽力技巧。
2.口語表達能力: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讨論,能就日常話題用英語進行交談,能經準備後就所熟悉的話題作簡短發言,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确。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
3.閱讀理解能力:能基本讀懂一般性題材的英文文章,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70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難度略低的材料時,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00詞。能就閱讀材料進行略讀和尋讀。能借助詞典閱讀本專業的英語教材和題材熟悉的英文報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能讀懂工作、生活中常見的應用文體的材料。能在閱讀中使用有效的閱讀方法。
4.書面表達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曆、觀感、情感和發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在半小時内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寫出不少于120詞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5.翻譯能力:能借助詞典對題材熟悉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250個漢字。譯文基本準确,無重大的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
6. 推薦詞彙量:掌握的詞彙量應達到約4795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含中學應掌握的詞彙),其中約2000個單詞為積極詞彙,即要求學生能夠在認知的基礎上在口頭和書面表達兩個方面熟練運用的詞彙(見附3:《大學英語參考詞彙表》)。
較高要求:
1.聽力理解能力:能聽懂英語談話和講座,能基本聽懂題材熟悉、篇幅較長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語速為每分鐘150~180詞,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相關細節。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
2.口語表達能力:能用英語就一般性話題進行比較流利的會話,能基本表達個人意見、情感、觀點等,能基本陳述事實、理由和描述事件,表達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确。
3.閱讀理解能力:能基本讀懂英語國家大衆性報刊雜志上一般性題材的文章,閱讀速度為每分鐘70~90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難度适中的材料時,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20詞。能閱讀所學專業的綜述性文獻,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
4.書面表達能力: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題表達個人觀點,能寫所學專業論文的英文摘要,能寫所學專業的英語小論文,能描述各種圖表,能在半小時内寫出不少于160詞的短文,内容完整,觀點明确,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5.翻譯能力:能摘譯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資料,能借助詞典翻譯英語國家大衆性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00個漢字。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能使用适當的翻譯技巧。
6.推薦詞彙量:掌握的詞彙量應達到約6395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包括中學和一般要求應該掌握的詞彙),其中約2200個單詞(包括一般要求應該掌握的積極詞彙)為積極詞彙(見附3:《大學英語參考詞彙表》)。
更高要求:
1.聽力理解能力:能基本聽懂英語國家的廣播電視節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聽懂英語國家人士正常語速的談話。能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和英語講座。
2.口語表達能力:能較為流利、準确地就一般或專業性話題進行對話或讨論,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篇幅較長、有一定語言難度的文本或講話,能在國際會議和專業交流中宣讀論文并參加讨論。
3.閱讀理解能力:能讀懂有一定難度的文章,理解其主旨大意及細節,能閱讀國外英語報刊雜志上的文章,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和資料。
4.書面表達能力:能用英語撰寫所學專業的簡短的報告和論文,能以書面形式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的觀點,能在半小時内寫出不少于200詞的說明文或議論文,思想表達清楚,内容豐富,文章結構清晰,邏輯性強。
5.翻譯能力:能借助詞典翻譯所學專業的文獻資料和英語國家報刊上有一定難度的文章,能翻譯介紹中國國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漢譯速為每小時約400個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每小時約350個漢字。譯文内容準确,基本無錯譯、漏譯,文字通順達意,語言表達錯誤較少。
6.推薦詞彙量:掌握的詞彙量應達到約7675個單詞和1870個詞組(包括中學、一般要求和較高要求應該掌握的詞彙,但不包括專業詞彙),其中約2360個單詞為積極詞彙(包括一般要求和較高要求應該掌握的積極詞彙)(見附3:《大學英語參考詞彙表》)。
上述三個要求是作為各高等學校在制定本校大學英語教學文件時的參照标準。各高等學校可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對三個要求中的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翻譯以及詞彙量的具體要求與指标作适當的調整,但要特别重視對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