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同濟大學和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功能語言學研究會和中國英漢語篇分析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語言與符号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體學會副會長、我校兼職教授張德祿應邀做客“學萃講壇”,為我校師生帶來一場題為《多模态話語分析理論及在教學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講座由外語系副主任鄭玉榮教授主持。
講座中,張德祿教授詳細介紹了多模态話語分析理論,包括理論背景、發展曆程、基本概念、符号資源、以及多模态話語的形式及其關系等。通過講解“模态選擇”,視點深入至多模态話語分析理論對外語教學的作用。張教授分析了多模态選擇的動因,提出多模态可以作為外語教學的“工具”、“助手”和“補充”。他指出,未來的人才不應該隻具備聽、說、讀、寫等傳統教學所強調的能力,還應包括其他能力,如模态讀寫(或多元識作)能力。張教授随後介紹了新倫敦小組提出的四方面教學模式(包括實景實踐、明确指導、批評框定和轉換實踐)以及Kalantzis等人設計的學習模式(包括四個知識學習過程,即親身經曆、思想概念、分析過程和應用過程),認為教學應使其符合學生學習的一般認知順序。最後,張教授總結了多模态話語分析理論現階段的問題與不足。本次講座立足學術前沿,内容博大精深,張德祿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來,極大地開拓了在場師生的學術視野,加深了聽衆對多模态理論及應用的認識。
最後,外語系副主任鄭玉榮教授對張德祿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對張教授的學者膽識與學術能量表示欽佩,期待今後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學術互動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