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喜迎學校六十華誕之際,為全力打造“學術校慶”品牌,校科學技術研究院、“2011計劃”辦公室創辦了“學萃講壇”,秉承學名家風範、萃科技精華的理念,以學術為魂,以育人為本,追求技術創新,提升學術品位,營造濃郁學術氛圍,共品科技饕餮盛宴!
報告題目:語言類型學視野下的英漢對比研究
報告人:許餘龍 教授
時間:10月11日(周五)14:00
地點:基礎實驗樓501(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科學技術研究院、“2011計劃”辦公室
承辦單位:外語系
報告内容簡介:語言的共性研究、類型學研究和對比研究是三種不同類型的語言學研究,然而這三者之間又有着密切的聯系。在此交流彙報中,我們将首先分别讨論語言共性研究和語言類型學研究的基本性質和特點及其與對比研究之間的關系。我們将着重指出,語言共性研究是語言對比研究的理論源泉和基本目的之一,而語言類型學研究則為語言對比研究提供了最為基本的對比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我們将提出和讨論對比研究的一般研究路徑和方法,并以Keenan & Comrie(1977)從語言類型學視角提出的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序列(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理論假設為例,介紹如何開展以此為理論框架的英漢對比研究。
報告人簡介: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語言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代外語》編委,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對比語言學、英漢對比和語篇回指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對比語言學概論》(1992,獨著)、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How and By Whom(1993,合著)、《篇章回指的功能語用探索》(2004,獨著,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對比語言學》(2010第2版,獨著)。在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等國内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
報告題目:語言類型學視野下的英漢對比研究
報告人:許餘龍 教授
時間:10月11日(周五)14:00
地點:基礎實驗樓501(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科學技術研究院、“2011計劃”辦公室
承辦單位:外語系
報告内容簡介:語言的共性研究、類型學研究和對比研究是三種不同類型的語言學研究,然而這三者之間又有着密切的聯系。在此交流彙報中,我們将首先分别讨論語言共性研究和語言類型學研究的基本性質和特點及其與對比研究之間的關系。我們将着重指出,語言共性研究是語言對比研究的理論源泉和基本目的之一,而語言類型學研究則為語言對比研究提供了最為基本的對比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我們将提出和讨論對比研究的一般研究路徑和方法,并以Keenan & Comrie(1977)從語言類型學視角提出的名詞短語可及性等級序列(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理論假設為例,介紹如何開展以此為理論框架的英漢對比研究。
報告人簡介: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語言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代外語》編委,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對比語言學、英漢對比和語篇回指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對比語言學概論》(1992,獨著)、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How and By Whom(1993,合著)、《篇章回指的功能語用探索》(2004,獨著,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對比語言學》(2010第2版,獨著)。在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等國内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