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由在團中央、全國青聯指導下,由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中國青年報社共同主辦,中科網協辦的“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活動”目前已在全國全面展開。為更好的發掘、推送我校優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院、校團委聯合面向全校開展“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活動”征集。
有意申報的個人和院系請登錄活動官方網站,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網上申報,在提交組委會官方郵箱的同時抄送至郵箱491169857@qq.com。校團委、科研院将對申報材料統一收集并向主辦單位進行推薦。望各院系積極推薦、組織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申報。
校團委咨詢人:蔣松豔,18045172436,491169857@qq.com。
此通知
共青團哈爾濱工程大學委員會
哈爾濱工程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
2014年6月18日
“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活動”
一、活動背景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升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為新時期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2013年底,國家發改委公布,中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青年科技工作者最有朝氣、最富活力,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力軍。如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激發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成為科技體制改革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需要進一步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氛圍,樹立一批切實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榜樣,帶動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增強信心和動力,全身心投入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中來。
為此,在團中央、全國青聯指導下,由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中國青年報社共同主辦,中科網協辦,發起"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活動"。
二、活動目的
活動将有組織、有計劃地物色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活動推動中國企業産品升級轉型,實現技術個人價值最大化。
1、進一步加強共青團、青聯組織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服務,發現和凝聚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引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2、尋訪一批讓普通青少年可親、可敬、可學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典型人物,組織他們走進企業、社區、高校等青年人聚集的地方,向青年人輸出正能量,讓更多的青年認識和理解科技工作,了解科技與經濟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提升尊重科技人才、尊重知識産權的意識,進一步推動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提升。
3、樹立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榜樣,鼓勵科技工作者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關注社會需求,專注科學研究,推動産學研協同創新,以自身的科技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身價值最大化。
4、進一步發揮共青團、青聯組織及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的資源整合優勢,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與企業交流的公共服務平台,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的對接渠道,實現資金、技術、人才、企業需求的良性互動。
5、充分發揮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智力優勢,通過座談、研讨、交流、學習等多種形式,為黨和國家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廣泛收集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類和思想動态類信息,暢通反映青年科技工作者意願的組織渠道。
三、尋訪時間
2014年4月――2014年11月
四、尋訪(報名)方式
(一)單位推薦
1、由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及相關行業機構實名推薦。
2、由中國青年報社根據科技人才分布實地尋訪推薦。
(二)個人報名
請登陸中青在線或中科網,進入專題頁面,根據提示進行報名,并同時将相關材料提交至組委會官方郵箱。
(三)創新型企業推薦
有關企業可以自薦或者推薦"最具科技創新實力企業","最具創新活力企業","應用型技術研發市場化示範企業"候選名單,并提供相關材料至組委會官方郵箱。
注:在完成報名程序并完善信息後,為了更好的宣傳科技工作者的事迹,科技工作者需關注"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官方微博與微信,編輯個人事迹,發布#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話題微博并@官方微博。
五、尋訪步驟
1、尋訪與展示:根據微博點評情況,個人主頁人氣,綜合個人情況,由組委會進行持續跟進,并對代表性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深度挖掘報道,展示青年科技工作者風采。
2、委員會推薦:組委會将報名人員信息彙總并提交初步名單至尋訪活動委員會,由媒體委員、專家委員與企業委員從科技成果轉化價值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性角度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進行推薦。
最終名單将在活動官網和微博、微信上予以公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3、表彰與獎勵
拟在2014年12月,揭曉"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名單,并組織分享交流會,表彰有關個人和企業,同時組織成果展示與對接交流會,并發布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發展報告。
六、個人報名
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20名,并授牌和科研幫扶基金
(一)報名條件
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社會個人報名、企業或院校推薦科研工作者)
1、年齡在45歲以下;
2、勇于克服困難、突破限制、超越自我去實現科研理想,在當代青年中能夠起到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作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最終名單将在活動官網和微博、微信上予以公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3、在企業中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産品革新,作為企業科研團隊核心成員,為企業和社會帶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4、 善于将優秀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産品,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技術個人。
尋訪标準,基本标準為
(1)通過科技開發、成果轉化等工作,能夠深刻理解科技工作與現實生活結合之美;
(2)具有包容精神,能夠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共享,推進科技領域共同發展進步;
(3)善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将科技成果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切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院校青年科研人才
1、在國際核心期刊作為第一作者發表文章數量及文章的影響程度;
2、研究成果是否有效轉化為生産實際及社會影響力;
3、在所從事的領域内是否有較高建樹等。
企業青年科技人才
1、創新型發明是否能有效應用于生産實際;
2、科技創新對企業實際生産帶來的實際效益或預期效益及業界影響力;
3、在所從事領域内對整個行業帶來的影響力等。
七、企業報名
通過"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發現一批"最具科技創新實力企業","最具創新活力企業","應用型技術研發市場化示範企業"等30所并授牌。
尋訪标準
1、創新型發明是否能有效應用于生産實際;
2、科技創新對企業生産帶來的實際效益或預期效益及業界影響力;
3、在所從事領域内對整個行業帶來的影響力等。
在推動科技創新,科研成果轉化及應用型技術研發市場化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用科技帶動企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發展。
尋訪階段企業參與的活動
企業走進高校:組織"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候選人和企業家走進高校,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高校舉行分享會,通過分享會的舉辦,和走訪活動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形象宣傳,樹立企業技術創新的榜樣,同時也能夠展現企業尊重科學、尊重科研人才的文化氛圍,讓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入到企業的技術改革中去。
媒體走進企業:報紙:中國青年報社将推出"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專欄,對報名的候選人進行篩選,由記者站進行采訪,作為活動選拔一部分。
百人"青年科技團"走進企業:選拔知名高校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科技工作者80名,組成"青年科技工作者"走進地方政府、企業,與政府、企業技術人員共同探讨科技難題、研讨、攻關。
技術成果、産品、人才交流會:為了進一步的促進科技轉化,中國青年報社、中科網選拔若幹技術成果組織進行企業合作、投資招商等活動和企業産品展覽、技術人才交流活動,讓更多的市場需求技術走進企業去。
為企業提供技術及技術人才交流平台:提供科技工作者與企業建立技術與技術人才網上交流圈,進一步聚集行業内相關技術、人才和企業信息。為技術持有者提高招商、投資、合作等的轉化機率,為企業招賢納士、解決技術難題等内容。并提供相應的基金幫扶與技術支持,進行知識與創新技術的分享與交流,為本行業的技術發展做出貢獻。
為企業提供深度報道:主辦單位組織中央媒體進行采訪,采取視頻、文字、圖像等多種樣式,對代表性企業進行深度報道。
為企業授牌:為企業頒發"最具科技創新實力企業","最具創新活力企業","應用型技術研發市場化示範企業"牌匾。
八、大學生好新聞獎征集
活動自啟動之日起,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征集人物采訪稿件。稿件内容需體現所在高校或區域内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故事,挖掘科技之美。來稿發送至活動官方郵箱。組委會将擇優刊發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并統一頒發"大學生好新聞獎"證書。
九、其它
1、活動主辦單位将嚴格保護參選人員的相關權益,履行知識産權保護義務。
2、不定期從報名人員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組織"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走進高校(企業、地方)"分享交流活動,搭建線下企業與科技人才對接平台,紮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