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外語系分黨委現有九個黨支部、黨員126人,其中教職工黨支部七個、黨員83人,學生黨支部兩個、黨員43人。九個黨支部均按照要求組織開展了活動。主題黨日活動的調取複印入黨志願書87份(教職工黨員44份、學生黨員43份),主題發言人81人(教職工黨員44人、學生黨員37人);教職工黨員與入黨介紹人、入黨談話人及老一輩教學科研管理骨幹聯系57人次,學生黨員與入黨談話人集體交流1次;參加集體宣誓的教職工黨員76人、學生黨員33人。
二、主要做法
外語系分黨委在指導各黨支部完成主題黨日活動學校規定動作的基礎上,要求各黨支部結合實際開展了三項工作,一是以講“微故事”的形式,暢談身邊黨員由微見著的“小事”,交互感受差距,凝聚富有感染力的正能量,營造氛圍濃厚的“小環境”,把先進典型的自覺努力提升為全體黨員有計劃、有組織的行動,基于黨支部打造團隊文化,推動外語系改革、創新及合作發展。二是分黨委統一制作了與黨旗相近的“入黨誓詞”條幅,各黨支部組織黨員集體宣誓後都在條幅上作承諾簽字并合影留存,每年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懸挂“黨旗+誓詞承諾條幅”将作為規定動作形成常态化。三是每名黨員在主題黨日活動結束後都提交了感想和體會,作為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的對照材料。
此外,英語專業教研部黨支部在微信群内“曬入黨志願書”并組織黨員參觀了哈軍工紀念館,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三教學團隊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哈軍工紀念館。哈軍工的曆史及場景在教師們内心中引發了一次次的震撼,尤其是當看到劉居英院長和院士們工整規範的筆記時,大家無不交口稱贊,深深地被這種嚴謹執着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和激勵。日俄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記錄片《百年風雲人物――陳赓》。
此外,英語專業教研部黨支部在微信群内“曬入黨志願書”并組織黨員參觀了哈軍工紀念館,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三教學團隊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哈軍工紀念館。哈軍工的曆史及場景在教師們内心中引發了一次次的震撼,尤其是當看到劉居英院長和院士們工整規範的筆記時,大家無不交口稱贊,深深地被這種嚴謹執着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和激勵。日俄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記錄片《百年風雲人物――陳赓》。

學生黨支部參加活動的每一名黨員都按照要求在活動前進行了充分準備,在活動中都對照入黨志願書以PPT的形式做了思想彙報。同時,邀請兼職組織員王虎同志與全體學生黨員進行了集體談話交流,并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三、活動成效
在主題黨日活動中,系班子全體成員、各黨支部書記及支委、基層學術組織負責人都按照要求,對照入黨志願書在所屬黨支部完成了“三個重溫”的規定動作,起到了表率、引領和示範作用。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強化了教職工黨員、及學生黨員的黨員意識,并圍繞自己“主責、主業、主角”等主體責任引發了沉重的思考,個性化的令人側目的感悟感言比比皆是。
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一教學團隊
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一教學團隊黨支部書記楊劍在重溫自己20年前所寫的入黨申請書時談到,重溫為銘記(不忘誓言守承諾)、重溫為對照(查找問題補短闆)、重溫為擔當(攻堅克難作奉獻)。在教書育人及學校“雙一流的建設”過程中,黨員教師要做實心人、做善心人、做熱心人、做有心人。劉雯談到,一名黨員教師要在德、學、仁三個方面
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二教學團隊負責人袁菲談到,入黨20多年的曆程可以概括為“成長”、“責任”和“力量”。20年來的工作與生活教會了我責任,無論于家庭還是工作;同時,工作與生活的磨砺也給了我無窮的力量。這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诠釋便是“愛國”、“敬業”、“誠實”與“守信”,隻有心中根植這些價值觀念,才能在成長中肩負更大的責任與擁有更大的力量。張冰談到,作為黨員必須是教育教學的能手,為此要加強業務學習,“讓自己賴以教育學生的一桶水變為有源的活水,常換常新,源源不斷。”黨支部書記李良彥談到,人的一生面對社會、單位、親友可能會有多次承諾,但就一個共産黨員來說,較之于其它承諾,他對黨的宣誓應該是最神聖最莊重的。無論在什麼情形下,都不忘自己對黨作出的鄭重承諾,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都要對照檢查是否始終保持着共産黨員的先進性。
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三教學團隊王露談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自己深刻認識到作為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在工作更有韌勁兒了,即使家裡孩子發燒,自己感冒,也堅持上課、開會,不缺勤,随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宋賢雯談到,近年來由于身體的原因,在教學公務活動上有了懈怠,今後一定振奮精神,努力克服自身的病魔困擾,多多擔當。黨支部書記嶽鐵豔回顧了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的思想變化談到,一路走來我一直按照一名優秀共産黨員的标準來要求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定會不忘初心,加強理論學習,踐行黨章黨規黨紀,潛心研究先進的教學方法,努力做好科研,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而繼續前進。這個黨支部盡管新成立不到三個月,但是每次安排工作,黨員教師都積極主動擔責,體現了黨員挺在前,做在前的忘我精神。張毅、雷萍、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