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申報要求
(一)每項課題需要組織至少3名跨學科、跨專業的人員開展研究;研究成果要在咨政、啟民、伐謀三項目标中有一項突破;研究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年,要問題導向,接地氣;産業研究院組織專家進行開題審查。
(二)項目申請人作為項目負責人同期隻能有一個項目,作為項目參加者不得超過3個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
二、指南内容
(一)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改革和國家管理研究(重大研究項目)
國防科技工業是國家戰略性産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其�予的使命任務包括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科技進步和服務社會發展三個方面。其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國防安全,對我國制造強國建設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重點開展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改革和國家管理問題研究,包括:國防科技工業科技創新體系研究、軍民深度融合問題研究、體系效能型能力體系建設問題研究、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機制問題研究、國防科技工業科技安全問題研究等。
(二)重大科技工程建設及運行管理問題研究(重大研究項目)
重大科技工程建設及運行系統龐大,涉及面廣,曆時時間長,投入資源多,一直以來受到國内外業界的廣泛關注,也形成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相關管理理論方法。此類項目組織管理涉及衆多主體,一直以來沒有較為完善的方法和工具用于其全壽命周期的管理。重點開展:重大科技工程建設及運行技術經濟分析和管理課題、大數據系統及分析方法研究,以便對其計劃進度、産品形态、資源投入、成本費用、組織責任、實施質量、技術狀态等要素進行系統管理,分析相互之間的關聯管理、影響程度,為有關部門提供量化、動态的決策支持;重大科技工程建設及運行管理模式研究。
(三)國防船舶科技工業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重大研究項目)
國防船舶科技工業是《中國制造2025》、“智慧海洋”等國家戰略的重點發展方向。在國家“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下,開展國防船舶科技工業技術發展戰略研究,将促進該領域向“工業4.0”時代的轉型升級、加速推進我海軍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結合”的戰略轉型。重點開展:國防船舶科技工業的體系化智能化發展模式及風險效能分析;典型型号全壽命周期的通用質量特性綜合設計分析與管理;海上高新與無人系統的試驗鑒定、評估與保障等課題研究。
(四)核風險認知、信任與法律保障機制研究(重大研究項目)
在中國核電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核安全、核應急、核損害、核法律、核社會效應等問題成為核工業企業的熱點問題。本課題關注在核電站選址、乏燃料後處理建設和高放廢物處置中的核風險認知與接受度研究、核風險信任與溝通機制研究、核風險治理模式研究和核風險法律保障機制研究等問題。
(五)工業文化體系及保護和發展問題研究(重大研究項目)
重點開展:制造業文化凝練、保護和傳播問題研究;工業遺存評級方法和保護政策研究;産融結合模式和風險防範措施研究;互聯網時代工業制造業發展模式研究。
(六)新形勢下國防項目評估理論方法研究(重點研究項目)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通過改革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防科技工業作為準公益性産業,其發展建設、生産管理等均需要國家投入資源,因此如何能夠使國家投入決策實現科學化、項目執行規範化、技術經濟合理化,需要有一整套的理論方法作為支撐。重點開展:新形勢下國防項目評估理論方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深度融合程度評估理論方法、國防科技工業能力體系評估理論方法等課題研究。
(七)北極海域航行安全的法律規制與中國的北極安全利益(重點研究項目)
重點開展:船舶北極水域航行面臨的安全風險研究;北極航行安全國際立法體系研究;《極地規則》的體系和内容研究;中國參與北極航行的國際法和國内法依據研究;中國參與北極航行安全體系構建的路徑研究;北極水域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研究;北極航行船舶的适航性研究;北極國家關于北極航行和利用的立法和政策研究;核動力船舶北極航行的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應對《極地規則》的法律、技術、營運與管理路徑研究等。
(八)綠色制造評價的政府監管和服務體系研究(重點研究項目)
綠色制造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内容,也是實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開展綠色制造評價是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的重要環節。在這一背景下,做好綠色制造的評價工作是搞好綠色發展的基礎,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有利于将實現綠色發展戰略真正落到實處,對加快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開展:中國制造業區域發展評價研究;綠色制造評價的政府監管體系研究;綠色制造評價的政府服務體系研究;推動綠色制造評價的政策建議。
(九)工業強基工程評價體系(重點研究項目)
工業強基工程已經實施了幾年,應該定量評價工程實施的效果情況,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拟開展第三方評價課題研究,成果包括:提出評價指标體系,開展幾年來的實施效果評價,對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并就評價指标體系,逐漸搞成一個工業強基工程的統計指标體系,并以此為基礎發布分地區、分領域、分專業、分内容的年度發展指數報告。
(十)産業金融發展模式及風險問題研究(重點研究項目)
基于120多個城市産融結合報告,持續開展産業金融發展模式及風險問題研究,并以此為基礎持續發布中國産融結合指數。
三、近期相關節點安排
(一)2017年5月12日12:00之前,有意願參與的教師,請短信向中國制造和國家安全産業研究院嚴老師報名,聯系電話:18686769211;或者直接在中咨哈工程商學院微信群、産業研究院微信群報名。短信及微信報名内容格式:項目負責人姓名+課題名稱+初步拟定成員名。
(二)2017年5月13日,中國制造和國家安全産業研究院召開指南情況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