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13:00,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三教學團隊全體教師在41#樓417進行了第四季度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暨黨支部“話‘十九大’ 砥砺前行”主題黨日活動,外語系黨委書記趙欣列席了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要内容是學習十九大報告“是什麼”的問題,同時結合相關内容交流體會感受。活動中,大家注意聽講解,認真做筆記,積極分享學習感想。
黨支部書記嶽鐵豔,以“從十九大報告看中國影響力”為題,展望了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以及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理念給世界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動力,如中國對巴基斯坦、厄瓜多爾、馬爾代夫等國的經濟、戰略及技術援助就是最好的說明;不僅如此,中國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對外國人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北外對留學生的調研發現,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即網購、共享單車、高鐵、移動支付,是他們最想帶回國内的。中國如今的影響力不可小觑,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上适時地讓學生了解國家的實力和國力,讓學生為祖國的蓬勃發展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組織委員王曉慧,将十九大報告與英語學習相結合,帶領大家一起研究十九大報告中一些關鍵論述的英文表達方法,這讓每位教師都腦洞大開,尤其是她提到的“金句點撥”讓大家深受啟發,“nation will prosper only when its young people thrive; a country will be full of hope and have a great tomorrow only when its younger generations have ideals, ability, and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家一緻認為,可以将相關内容打包,作為學生的實踐課材料内容,讓學生在“聽說讀寫譯”過程中緊跟時代發展脈搏。
宣傳委員張毅,就十九大報告關于優先發展教育的内容,結合教育部長陳寶生“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訪談,以及“砥砺奮進的五年——數據看教育”,交流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特别是在提到教育部長陳寶生“多培養一些60年後還記得你的學生”的論述時,大家深受啟發,并引發深層次的思考。學生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我們能給學生帶去什麼?以什麼方式帶效果最好?
結合大家的學習讨論,支部要求全體教職工在進一步學習過程中,在結合點上下功夫。如“新矛盾”在學校層面、院系層面、教學團隊層面、教師與學生層面如何表述?如何破解?這是每位教師會後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最後,大家就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有關内容進行了學習和讨論。(審核 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