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多語服務與國際傳播聯盟啟動建設

時間:2017-12-15作者:文章來源:外語系浏覽:1542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娜】由環球網與大連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的“一帶一路多語種翻譯及國際傳播研讨會”于1214日在大連成功召開。來自人民日報、環球網、遼甯省翻譯協會以及北京、山東、遼甯等北方地區13所高校外語院系的負責人、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共同成立“一帶一路”多語服務與國際傳播聯盟達成共識,并為“一帶一路”多語種翻譯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傳播建言獻策。

與會代表在簽約儀式上合影

       與會代表簽署了“一帶一路”多語服務與國際傳播聯盟合作意向備忘錄。各方承諾就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互通,更好地組織和提供語言服務建立合作,同時圍繞“外宣行業翻譯标準制定、學術研究力量轉化、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等主題打造共建範例。

      “打造中國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多語種國際傳播研究平台”為目标,聯盟體系框架下将涵蓋專業論壇、專業建設、學科建設、能力拓展、人才培養認證、人才庫、課程編寫等議程,最終形成規範性的傳播中國資訊品牌。此次研讨會的召開旨在集合企業與高校資源,更好針對行業現狀規劃方向,發揮翻譯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

  

大連外國語大學校副校長姜鳳春緻辭 

       大連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姜鳳春在緻辭中指出,此次研讨會主題契合國家正在大力實施的 “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而這兩大方向也為外語院校及外語學科帶來機遇與挑戰。

  環球網執行總編輯石丁緻辭 

        環球網執行總編輯石丁介紹了環球網近年來在外宣翻譯服務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其與全國80餘所翻譯專業碩士院系攜手搭建的多語種翻譯人才平台。這一以“産學結合”的創新操作模式同時成為社會資源整合的“孵化器”,不僅實現了高校與外界資源的互聯互通,也為外宣翻譯人才的培養和儲備貢獻了力量。

        環球網海外傳播中心總監李蓉也對由環球網承建的“人民日報‘一帶一路’多語種新聞服務雲平台”的發展曆程以及取得成績進行了系統介紹。石丁同時指出,此次會議是一次彙聚智慧的會議,平台希望集結高校的學術力量對翻譯成果進行深度研究和分析,形成學術成果從而引導和規範外宣翻譯工作,從而更好地踐行傳播中國聲音、提升國家形象、凝聚全球華人的目标。

       人民日報社辦公廳綜合處處長徐濤則結合人民日報在國際傳播領域近年來的經驗指出,講好中國故事不能隻有冷冰冰的數字和幹巴巴的口号,還要能挖掘出反映這些主張的人和故事,對外傳播工作的主體不僅要谙熟傳播技巧,還要熟悉中國大地,不僅要在海外有觸角,還要能紮根中國的廠礦農村、社區街道,不僅有内容上的琢磨,也要有形式上的創新。

       各大高校學者和專家還圍繞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多語種人才培養、聯盟未來内部合作與資源共享等主題各抒己見。其中,遼甯省翻譯協會會長、遼甯師範大學伟德首页官网院長董廣才則從MTI畢業生論文選題單一性出發闡述了目前MTI專業在師資團隊、課程設置等方面面臨的挑戰,講述了校企合作以及産學研一體化的必要性。

       中國海洋大學伟德首页官网院長楊連瑞、山東大學伟德首页官网副院長李建剛、大連海事大學伟德首页官网副院長曾罡、東北師範大學伟德首页官网MTI中心主任董成則結合各自院系情況圍繞“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與思維指出,在當前背景下,聽說讀寫的教學方式已無法适應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需求,高校需轉變人才培養模式,産出複合型人才,而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與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值得鼓勵。

       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許明則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語言分布特征,介紹了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語言教育現狀,“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語言服務需求,并對語言服務能力建設提出了對策與建議。

       大連理工大學伟德首页官网副院長李秀英則從文學翻譯角度就中國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見解。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研室主任霍躍紅就政治文本翻譯中的文學性與人情味結合實踐進行了分享,與會嘉賓深受啟發。

       與會專家還于當天下午參加圓桌會議,圍繞議題與人才培養、話語構建、外宣翻譯策略與方法、術語規範等分議題進行了熱烈讨論,就當前背景下如何集合企業與高校優勢做好外宣翻譯各抒己見。各方專家認為,聯盟的成立意義重大,希望在聯盟框架下盡快敲定合作章程等細節,展開具體項目合作,共同引導行業規範,攜手打造中國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多語種國際傳播研究平台。(來源于環球網)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