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6)工學新聞:立德樹人貫穿大學英語課堂 價值思辨培育明辨尚行人才(黑龍江省師德先進個人楊劍事迹)

時間:2019-02-16作者:文章來源:外語系浏覽:801

楊劍是《大學英語》公共基礎課和《當代加拿大文學專題研究》英語專業碩士選修課教師,也是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一教學團隊黨支部書記。他說,一個大學教師無法脫離開價值觀引領,在三尺講台上傳播純粹的知識。一個黨員更無法脫離開黨性國情、脫離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人民的好教師。

老師能在恰當的點上給學生的思想注入強心劑,這就是立德樹人。楊劍認為,語言文化的學習必然涉及到習俗、意識形态和價值觀的學習與甄别,作為英語老師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學生對涉及西方的政治、宗教、法律、教育、社會等方面的學習内容和信息進行曆史、客觀的辯證分析,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老師在思想和精神上首先不能缺鈣

好老師加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就會讓教育活靈活現。作為老師,楊劍得能選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切入點,話題既要有正向意義,又要可展開讨論。課堂PPT,楊劍畫龍點睛地用英文将中西方教育進行全面解讀,比如教育資金投入、教育分布特點、學曆年齡差别……内容上既要有框架性和涵蓋量,又要有啟發性和延伸力。學生則通過這些内容掌握一系列教育相關的關鍵詞彙、重點語法,并大體了解中西方教育,為進一步自學做好鋪墊。

楊劍說:英語課上的時事新聞緊跟潮流,要上這樣的課,老師的功夫要積累在平時。貌似信手拈來的時政新聞考量着一個人民教師立德樹人能力,而甄選推送學習材料背後是老師漫長的學養積累,課上簡短明了的個人展示點評則更是考察老師的淬火能力的高端水準,而不斷更新的時政内容也要求老師能與這個時代、這個國家與時俱進。所以楊劍說,一堂好課如同一口好鋼,都需要千錘百煉。

課下的楊劍是個有情懷的老師,他常常告誡提醒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們很叛逆,但他們更渴望人生的點拔、思想的引領和師長的理解,作為老師,我們不能辜負了學生的信任。

多年來,楊劍用無數個充滿正能量的精神力量照亮了一批批學生成長成材之路,也踏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學英語課實踐育人的成功之路。

 

 

附件:

愛為基、德為魂,立德樹人貫穿大學英語課堂

理服人、情感人,價值思辨培育明辨尚行人才

 

黑龍江省高校2018年師德先進個人事迹材料

外語系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一教學團隊黨支部書記楊劍

 

楊劍副教授自1996年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留校擔任專任英語教師至今,主講大學英語等多門本科生、研究生英語課程。20156月開始擔任外語系大學英語教研部第一教學團隊黨支部書記。

近三年來,在他的示範引領下,大學英語教研部教師緊緊圍繞思想價值引領貫穿大學英語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在育人品牌、育人模式、育人方法、育人載體、育人成果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特色,具備了較高推廣應用及示範引領價值。20189月,《思想價值引領融入大學英語課程育人的研究和實踐》被學校黨委推薦申報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建設項目(課程育人類)。

1. 以仁傳道、以誠授業,将愛國與修德作為教育工作的前提與準則。作為有着22年黨齡的黨員教師,始終關注時政,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蓄積紮實學識、保持仁愛之心,堅守做人正直、做事認真、做學問嚴謹的信條,保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将“有境界”、“有大愛”、“有思想”貫穿于大學英語教育教學全過程,在“聽說讀寫譯”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領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摸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學英語教書育人的創新之路,為學校和外語系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品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6月,以他和教學團隊為引領的“價值思辨引領貫穿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三年10萬元資助。

2. 以思明道、以辯明理,投身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堅守意識形态陣地。

英語文化體系中“鑲嵌的是一整套的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态”,大學英語課堂已經變成了“中國特色與國際比較”前沿陣地。楊劍善于運用長期積累的政治理論及時事政治知識,圍繞教學話題涉及的思政要素,引導學生糾正在課堂交流、課後作業及線上線下交流中表現出的認知偏差,用滿滿的正能量幫助學生樹立“四個正确認識”。2014年以來,教學團隊在他的示範引領下,結合課堂教學話題涉及的西方文化、教育、社會、職業、生活、情感等内容進行課程改革,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價值引領,把大學英語課程延革為在潤物無聲中增強學生“四個自信”的課堂,教育教學成績顯著。2017711日,中國教育報頭版以《楊劍:英語課上傳遞正能量》為題予以報道。2018328日,黑龍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愛文一行來校考察調研時,對大學英語教學思想價值引領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3.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融合大學英語“工具性與人文性”培育優秀人才。

在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中,融合大學英語“工具性與人文性”,強調以人為本,弘揚人的價值,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全面發展,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内容,在實踐中借助對“思辨能力”這一思考方式的培養,引導學生不斷淨化、校正、更新和優化自身的價值系統和信念系統,影響和鼓勵周圍教師把德育教育融入大學英語課程實踐中,踏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育人的成功之路。2015-2017年他主持的“中國特色大學英語育人環境的構建研究與實踐——以剖析西方文化的雙重标準為例”連續兩年獲校基層文明單位建設及三育人立項結題優秀評價。2017年他主持的“基于語料庫的大三學生英語教育教學價值塑造的研究與實踐”獲評學校第一期“七育人”工作創新項目重點立項

4.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課堂内外、網上網下服務學生、關愛學生。

把握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利用工作及業餘時間,通過課堂、QQ群、微信群、電話交流及一對一面談,對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建立與形成關鍵期的大學生提供人生、情感、心理、學習等方面的解疑答惑服務,僅和2015級某一位同學就交流談心數十次,幫助成百上千學生解決了适應大學生活、融洽同學關系、心理抑郁、情感困惑、未來學業規劃等諸多問題。數年來,結合時事熱點、名人榜樣例子,向學生推薦了《富蘭克林自傳》等幾十部著作,《阿甘正傳》等數十部音視頻文件,《文科為什麼重要》等幾百篇優秀的中英文閱讀材料。一名學生在回憶“情商”話題課堂時談到,“楊老師以他的親身經曆以及他準備的小視頻向我們傳授高情商的重要性。我覺得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最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知道你思想的老師。楊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能夠指導你思想和靈魂的好老師。”數年來,楊劍用他對課程育人的執着、用充滿正能量的精神力量,照亮了上千名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被學生尊稱為“腦門锃亮的心靈導師”。楊劍講授的大學英語教學話題《愛的教育》獲評2018年黑龍江省本科高校哲社優秀教師“特色示範課堂”,并推薦上報教育部參評。他教書育人的做法與經驗經中國教育報、工學周報工學新聞網學校微信平台報道後,引發了積極的反響,對廣大師生起到了言傳身教和示範引領的作用。

5. 以愛為基、以德為魂,思政教育融入英語教學與教師培養工作。作為團隊黨支部書記,将思政教育與黨建工作和大學英語教學與教師培養工作有機結合,通過定期集體備課與政治理論學習、“主題黨日我主持”、“課堂思政”方案設計比賽等活動,使之規律化、制度化、常态化。以基層文明單位建設與黨建工作中的優異成績和創新做法,提升教師思想與思政工作水平,助推思政工作融入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2017年黨支部獲評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被推薦參評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百優”黨支部及2018年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樣闆支部,楊劍獲評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