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故事繪】範瑩芳:外語系英語專業教師的“亮劍”精神
編者按:創新是哈工程人特有的傳統和優勢,是學校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也是校風學風等文化标識中的重要元素。本學期,在校黨委書記高岩的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召開了第一期創新故事會,高岩在會上對發言人進行親自點評。這些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現了哈工程師生身上“敢為的自信、必成的勁頭、開放的眼界、合作的氣度”。忠誠文化、特色文化與創新文化密不可分,相互融合,在新時期要凸顯創新文化建設這個重要線索。為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支撐學校“雙一流”建設發展,本報推出“創新故事會”專刊,以基層的創新故事展示哈工程人在推動改革發展、推進工作提質增效、加快“雙一流”建設中,用創新思維審視問題、用創新方法解決問題的創新故事;在教學、科研攻關、管理服務中敢啃硬骨頭、勇闖無人區、甘坐冷闆凳的創新故事;在工作實踐中“找辦法、闖新路”,把“不行”變成“必行”的創新故事。
“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難越向前”!外語系英語專業教研部團隊就是一隻擁有這種亮劍精神的創新拼搏集體,并憑着這種精神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在專業發展中、在面臨困難和挑戰時,一次次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題記
英語專業的創新并不隻是在疫情期間,或者将來為了進一步落實“工程100條”的工作,其實在英語專業的曆史上有太多的創新,這也是專業精神的一種體現。
首先是關于創新的一點想法,創新并不隻是具體做出來什麼東西、研究出來什麼理論,那些都是變化的,而創新真正的實質是什麼?是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面對未來去應對挑戰,這些時候我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創新。在英語專業的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創新故事,創新就是我們骨子裡的東西,就像高岩書記所說:“日用而不覺”,我們一路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英語專業從1986年開始招生,至今三十多年,英語專業在本世紀這二十年發展曆程中一直堅持創新。
2000年的英語專業隻有6名老師,這年恰逢其中一位老師出國做訪問學者、一位老師退休,且兩位老師都涉及要考專四的大二學年的課程,英語專業應對這樣的難題,創造性地啟用了4名優秀在讀研究生擔任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并取得了優異的成果,1998級英語專業本科生專四考試一次性通過率為100%,而經過這場曆練的4名研究生中的2名也加入了英語專業教師隊伍。多門相關課程配合,形成合力保證專四通過率,這是我們的傳統,也是為什麼我們能夠做到專四通過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0%。
英語專業所屬學科的特點、當時的課程設置、突發事件和人員構成決定了在當時,英語專業大多數老師的年均備課量,而不是工作量,為256學時,這是以每學期僅2門課——《綜合英語》96學時+一門其他課程32學時計算,個别老師課程門數更多。英語專業老師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曆練過來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應對挑戰,所以這幾年入職的新老師要有這個自信,不要擔心課多講不好,要有自信,新老師們是後浪,他們沒有問題,會做得更好。
為了緩解老師長期巨大的身心壓力,解決班額縮減、人員變動等問題,外語系創新地提出了輪講。此外,全校大範圍的考核方式改革是在2017年評估時期,而在2012、2013年,英語專業7門課程率先實行了考核方式改革試點,為後續大規模的考核方式改革探索新路、奠定基礎。在這點上,我們走在了前面。
最近五年,外語系創新性地提出了對民族預科生在入學選專業前進行測試,解決民族生的入口問題。同時,我們還要解決出口問題,今年這幾個月楊老師為一個叫塔樂的學生付出了很多,從十來門課程需要補修重修到畢業論文順利完成,保證塔樂能夠順利畢業,為外語系的老師們樹立了好的榜樣。今後還有兩年涉及相關的問題,2017、2018級班主任正在做好相關的準備,解決相關的問題。
這些隻是英語專業發展曆程中創新的滄海一粟,它們見證、證明了英語專業人骨子裡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精神。在今年這場線上教學“戰疫”中,英語專業是第一批沖在前面的。為什麼我們敢?為什麼我們能?不是我們今天能的、今年能的,是之前的這幾十年積累、曆練讓我們能的!這就是我們英語專業人骨子裡的“亮劍”精神,我們就是有這種勁的,我們就是能做到的!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學校決定進行線上教學,在本科生院最後批準通過我們的課程平台時,距離開學第一課不到24小時,外語系第一天5人沖鋒小組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完成了新平台學習、相關技術問題的解決及全體師生的測試。我們沒有退縮,沒有說要等幾周再上,英語專業沖在了最前面,為了學生的英語學習,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絕不後退。開學第一天,我們幾門課程的線上教學獲得了本科生院的充分肯定;第一周,英語專業開出了學校線上教學首批課程的近四分之一。這就是我們的英語專業,就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團隊。
我們不但保證線上課堂教學,也努力保證教學效果。“隔屏不隔愛”,英語專業的老師犧牲晚上及周末的休息時間,創新性地為學生開啟了線上語音講解答疑、學業指導,楊老師為了學生的專四測試,克服重重困難,頂着巨大的共同工作壓力,每次課後在晚上固定時間給學生進行語音輔導。其他課程的老師也通過提供作業詳細批注等方式保證線上教學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全校、甚至全國的高校研究怎樣進行在線測試的時候,我們創新性地進行了雲端考核。高級聽力9周結課後,進行了在線期末考試;其實早在在線教學第二周,綜合英語二就進行了在線測驗,嘗試對學生測驗的公平有效性,并細緻批注反饋測驗反映出來的問題,保證測驗對教學的反饋作用。
這學期的重頭戲,畢業論文也有序進行。各位導師每周固定時間通過視頻會議對大四學生進行在線論文“見面”指導,并詳細批注電子版給學生進行論文指導反饋。本科生畢業論文要求4000-5000詞,有的老師論文修改的批注甚至都達到了7000-8000字。畢業論文線上開題、中期檢查、答辯,一切也都井然有序地進行;答辯需要随機為學生抽取專業知識問題,這也難不倒英語專業的老師,開發工具、代碼立即現學現用,實現了線上随機抽取題号,該環節赢得學校專家和學生的贊歎。
這就是英語專業——有問題解決問題、有挑戰應對挑戰!我們要持續落實“工程100條”,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要問“未來外語系怎樣面對?”這個已經不需要我回答了,因為我們随時都準備好了!我十分期待我們這個團隊,帶着我們自己的品格,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講述人:範瑩芳,外語系英語專業教研部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