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系“十四五”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時間:2021-09-24作者:朱殿勇文章來源:外語系浏覽:1136

   2021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全黨必須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開好局、起好步。”20213月,學校第六屆三次教代會指出十四五時期學校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牽引,加快雙一流建設,全面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

  “十四五期間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期,也是我國從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的關鍵階段。外語系緊緊圍繞新文科建設要求,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與創新,以人才培養為目标,以學科專業建設求生存,以改革發展為動力,努力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後勢,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第一步很關鍵,下面就外語系十四五構建一體化改革新格局之發展三問談談我的一些思考、認識與體會。

一問:為什麼要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1.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是國家未來發展大勢所趨

   國家、社會、學校、外語系所處的曆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外語系制定十四五規劃,明确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目前,我們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階段,隻有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才能不斷适應新形勢新時代,取得更大的進步。

  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學校發展大局,是未來發展大勢所趨。國家高等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戰略期,急需培養大量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具有國際化視野、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化交流能力和專業能力,這是對學校高素質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對外語教學在新時代、新階段的新要求。

2.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新文科建設外語系不能缺位

  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新時代外語學科專業的發展定位,應該是不斷推進跨國間的研究、對話、合作與交流,不斷培養學生的世界眼光與愛國情懷,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國際舞台上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彰顯中國特色,貢獻中國智慧。外語系應以新文科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夯實基礎學科、發展新興學科、推進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打造學科優勢,進而轉化為人才培養的優勢。

3.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是外語系内涵發展的必然選擇

  “十三五期間,外語系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短闆和瓶頸。理工科院校外語院系要想發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融入學校發展特色,走出不可替代的發展新路。

二問: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

1.深入調研出實招找新路

  外語系1978年招收國内首屆英語師資班學員;1985年招收首屆英語專業碩士生,與國内一般理工科院相比辦學曆史較久,且具有一定特色。近年外語系省級重點專業、一流專業、一級學科碩士點相繼獲批,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學校快速發展還不夠匹配。未來應準确把脈,找準标杆院系,聚焦老難題和新挑戰,認真謀劃十四五發展目标、思路和舉措。外語系通過工信部七所高校、國内同類院校、省内高校深度調研,邀請教指委專家把脈,國内外知名外語學者訪談,未來建設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外語系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兼顧當前和長遠,引領全系師生鞏固的基礎、積蓄的力量、找準的路徑。

2.用心用情問計于師生

  “十三五期間,外語系每位師生前進的腳步,疊加成了外語系的進步,但每一段征程的結束都意味着新征程的開始。謀劃外語系發展,最需要了解師生的訴求和願望;推動外語系改革,最需要發揮師生的首創精神。十三五期間,外語系發展仍存在一些困難和瓶頸,改革發展成果的體量優勢質量優勢還不夠明顯,在奮進中發展,于變革中新生,師生們充滿期待。通過十四五規劃調查問卷和師生訪談,師生對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博士點申報、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外語教學改革創新等方面非常重視,未來外語系應在這些方面重點發力,做好頂層設計,逐一破解發展難題。

3.集思廣益科學制定規劃

  外語系十四五規劃自下而上産生,結合師生訴求、調研數據和訪談記錄進行整合與設計,經黨政聯席會議、基層教研組織負責人會議、學術委員會、教師代表讨論初步形成,外語系十四五将着眼國家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學校發展戰略布局,積極打造學科專業特色優勢。外語系緊緊圍繞提升外語人才培養質量這個戰略基點,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個關鍵,持續用好用活人才這個有利支撐,以學科專業升級和團隊建設為先導,全面塑造外語人才培養的發展新優勢,不斷推進外語系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為在下一個五年建設建成行業特色型大學中頗具影響力的伟德首页官网奠定夯實的基礎。

三問:構建什麼樣的新發展格局?

1.校企校所協同創新,是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戰略需要

  依托外語學科團隊建設和學生創新實踐平台建設,促進外語人才培養逐步向以需求導向為主轉變,努力培養戰略性高端複合型外語人才,更好地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戰略發展需求。2021年,先後與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中國船舶工業第七一四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及學校圖書館分别建立了實踐教育基地。

2.教育教學終審改革,是國家外語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用一流黨建推進一流學科、專業及課程建設。積極推進新文科建設,抓好新基建,引領外語學科專業創新發展,積極培育建設國家級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另一方面,在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實踐基礎上,提出依托國際合作培養跨學科人才的外語+”國際實驗班合作模式,旨在原有外語人才培養的基礎上,通過采取“3+1+1”“3+1”模式,着力培養戰略型高端複合外語人才,着力服務于中國話語的國際表達需要。

3.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是服務學校特色的内部選擇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内需這個戰略基點,不斷适應新技術、新産業、先業态、新模式的要求,圍繞學校特色需求,以船海核語料庫和智能翻譯為發展方向為目标,成立海事文獻翻譯中心并揭牌,培養具有三海一核特色的高層次外語人才,引領外語學科專業向縱深發展。

4.加快推進團隊建設,是教學科研雙促進的必勝法寶

  一方面,以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建設為主線,培育6個學術創新團隊,促進創新實踐平台建設,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依托課程團隊建設,打造一流課程,通過部分院系試點,以及未來技術學院、聯合學院改革試點,全面推進外語教育教學改革。嘗試探索複合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立新文科實驗班,着力培養一精多會、一專多能高素質複合型四通人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編制好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是外語系教育改革發展中的一件大事。要做好這件工作,必須落實國家和學校的相關政策和制度,抓住機遇、超前布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寬廣的國際視野、更深邃的戰略眼光,更加高效的執行力制定并實現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開局關鍵年,外語系将由内而外的革新,自上而下一體化轉變,全面開啟外語系發展新征程。在新時代、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外語系将借勢而為、乘勢而上,穩增長、激活力、增後勁、優結構、促升級,以質量立系、改革活系、人才興系、科研強系為導向,在實踐中發現人才、在發展中培育人才、在事業裡凝聚人才,不斷開創外語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