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構建研究型大學研究生精英教育體系,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資源建設,根據工信部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評估指标體系、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人才培養轉型升級工程及《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哈爾濱工程大學“與國際高水平學者共建研究生課程”建設要求及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精神,現決定開展2013年研究生精品課程、與國際高水平學者共建課程(以下簡稱共建課程)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研究生精品課程申報工作
(一)申報立項課程範圍
建設基礎較好、學生受益面較廣的研究生課程,申報立項課程應已連續開課3年以上。
工信部“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指标體系”研究生教育國際化A級指标提出“全校使用英語授課或英文教材或外籍教師授課的課程比例達到5%以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A級标準提出:“與企業共同設計培養方案,每個培養方案中至少兩門專業課程,包括實踐課程、講座課程等由企業專家講授”,本次申報立項工作繼續将研究生雙語課程、企業專家授課課程納入精品課程申報範圍内。研究生雙語課程授課對象為學術型研究生或留學研究生;企業專家授課課程授課對象為專業學位型研究生。
(二)申報基本條件
1.任課教師。教師隊伍一般應有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
2.教學内容。符合研究生培養方案的要求,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體現先進教育理念和時代要求。公共學位課應科學地體現其基礎性、寬廣性和系統性,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應把握得當;學科學位課、選修課、實驗課應體現前沿性、先進性和實踐性,要有利于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根據課程特點,積極使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充分調動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4.教材。應具有一套完整的,能較好地體現培養目标的教材或講義,同時,應具有為研究生的研究性學習和自主學習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文獻資料或參考書目清單,鼓勵教師自編高水平教材。
5.教學條件。教學資源建設初具規模,并能經常更新,運行機制良好,在教學中确實發揮了作用。
(三)其它申報條件
對于研究生雙語課程、企業專家授課課程除滿足以上條件外,還應滿足以下條件:
1.研究生雙語課程
雙語教學方式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采取全英語教學(A類課程),包括英語教材、英語作業、考試、英語闆書或多媒體課件,英語講授課時占85%以上;二是部分英語教學(B類課程),英語講授課時占50%左右,采用英語教材、英語多媒體課件等。
(1)任課教師。研究生雙語課程主講教師為國内教師或外籍教師;原則上
(2)教材。教材原則上應為原版英語教材或自編英語教材或講義。
2.企業專家授課課程
企業專家授課課程任課教師應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為企業技術骨幹,實踐經驗豐富,具有在企業從事教學培訓工作經曆的優先。授課内容應緊密結合科研、生産實踐。
(四)申報與評選程序
1.個人申請
依據所在院系的課程建設計劃,由課程負責人填寫《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申請表》(見附件1),并向所在院系報送相關材料。
企業專家授課課程應由所在院系相關專業學位類别或工程領域負責人負責落實申報工作,相關材料報所在院系。
2.院系初選
院系組織初評,初選合格的課程請将《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申請表》及電子版報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
3.學校評審
研究生院組織專家對申請材料進行評審,經學校研究後确定建設課程。
4.網上公示
學校将确定的建設課程進行公示,研究生院負責受理并處理異議。如申請材料不屬實或存在弄虛作假行為,一經發現,将予以嚴肅處理。公示無異議的建設課程即确定為“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五)精品課程的資助及管理
1.建設周期及經費
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周期為2年,學校将給予一定的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經費,分年度撥付,并按相關财務制度執行。
2.課程負責人負責制
所有的精品課程實行課程負責人負責制。負責人對研究生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經費使用、成果形式以及階段性檢查和驗收等負全面責任。
3.中期檢查
由研究生院組織專家組對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工作進行中期檢查,檢查合格,撥發後期經費;檢查不合格,将停止撥款,給予1年時間進行整改建設。整改合格的恢複建設資格,但不補撥相關建設費用;整改不合格則取消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資格,2年内不能申報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
4.驗收
立項課程到期後,課程負責人應提交課程建設總結報告,由研究生院聘請專家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授予“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頒發證書;驗收不合格的,必須進行整改,若整改後驗收仍不合格的,取消該課程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計劃,2年内不能申報校級研究生精品課程。對通過驗收并取得突出成果的課程,将在該課程的後續建設中給予優先支持。
5.雙語課程的其他說明
教育部于2013年首次組織了“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評審工作,鑒于此,為做好學校研究生雙語課程建設工作,建議雙語課程申請者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參照國家的相關要求進行。
二、與國際高水平學者共建課程申報工作
(一)申報立項課程範圍
建設基礎較好、學生受益面較廣、在課程體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學位課程。
(二)基本要求
1.任課教師。共建合作者應為在國際知名大學長期工作、學術造詣高、有豐富的本學科研究生課程教學經驗、曾多次講授過相關課程的高水平學者,每門共建課程可請1―2位國外學者。每門共建課程由3―5位我校教授、副教授與共建合作者共同組成共建小組。
2.共建課程可用漢語教學或中英雙語教學、也可實行英語教學。
(三)申報與評選程序
“與國際高水平學者共建研究生課程”項目由各院系相關負責人負責組織與指導。
1.院系按課程建 設計劃提交“與國際高水平學者共建研究生課程項目申請表”(見附件2),提出共建方案、預期成果以及經費預算等;
2.學校組織專家組評審;
3.學校審批。
(四)共建課程的資助及管理
1.建設周期及經費
共建課程建設周期為3年,前兩年的教學工作,可根據情況由我校教師與共建合作者共同承擔,或全部由共建合作者承擔。原則上第三年的教學工作應全部由我校教師承擔。
學校為每項“與國際高水平學者共建研究生課程”項目撥付一定數量的建設經費,分3年撥付,經費主要用于調研、資料、教材出版資助、共建小組工作酬金、專家酬金、旅費、講課費、生活補貼等方面。專家旅費在項目獲準立項後的3年内每年支付不超過1次;共建小組工作酬金不超過資助經費的10%;專家講課費不超過300元/學時;專家講課期間生活補貼不超過2000元/周,項目獲準立項後的3年内每年支付不超過8周;所涉及酬金皆為稅前額度。
2.年度總結
項目獲準立項後,學校撥付項目第一年的預算經費;項目執行1年後,項目組需提交項目年度總結報告,經學校專家組審核通過後,撥付後期預算經費。院系負責審批後到财務處報銷“共建課程”建設經費。研究生院負責對院系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驗收
國外專家來校後,院系應及時将課程授課時間、地點報送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将對共建課程的準備及實施情況進行全程跟蹤檢查,并在項目結束後對共建課程進行驗收。
獲準資助的項目結束後,共建小組需提交項目總結報告。項目總結報告應包括:課程建設成效、課程教學效果、教材建設、師資培養情況、今後的建設意見、各項經費支出明細等内容。
三、材料報送要求
請課程負責人于
1.《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申請表》一式3份。
2.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日曆、教案或講稿等材料。
3.《哈爾濱工程大學與國際高水平學者共建研究生課程建設申請表》一式3份,并提交相關佐證材料1份。
4.所有表格應提供電子文檔,電子文檔請發送至郵箱:yuantingting@hrbeu.edu.cn。